1、 第 27 课 之交的世界格局 随堂作业 练双基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 20 80 年代末 , 曾经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抗衡了近半个的华沙条约成员国 ,相继发生危机 , 社会动荡 , 风云骤起 , 这场危机突出表现在 ( ) A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B 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 文化观念发生变化 D 民族构成发生变化 答案: A 解析: 社会动荡、风云骤起突出表现在社会制度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 2 使戈尔巴乔夫改革进入误区的主要原因是 ( ) A 偏重于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B 美国的 “ 和平演变 ” C 只重视经济改革而不启动政治改革 D 用 “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2、 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 D 解析: 戈尔巴乔夫在政治改革时,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用 “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联的改革进入误区,故 D项正确。 3 从 20 80 年代后期起 , 曾经与以美国为首的 “ 北约 ” 抗衡了近半个的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相继发生剧变 。 其剧变的实质是 ( ) A 政局动荡 B 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 社会矛盾激化 D 脱离社会主义阵营 答案: B 解析: 东欧 剧变的实质不是版图的变动,不是国名的改变,也不是社会矛盾激化,而是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由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故 A、 C两项错误, B项正确; “ 脱离社会主义阵
3、营 ” 并不一定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D项错误。 4 苏联 “ 八一九 ” 事件反映的矛盾是 ( ) A 苏联与美国的矛盾 B 苏联社会内部的矛盾 C 苏联与中国的矛盾 D 苏联与东欧国家的矛盾 答案: B 解析: 解答此题应从 “ 八一九 ” 事件的背景入手分析:该事件是在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已经公布、即将签署的时候爆发的,其内涵必然反映了苏联 的内部矛盾。 知识点二 和平与动荡并存 5 当今世界 , 一方面出现朝韩对话和东西德合并等现象 , 另一方面又出现中东局势继续恶化和科索沃宣布独立等现象 。 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两极格局结束 B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
4、 C 地区动荡加剧 D 世界和平趋势加强 答案: A 解析: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整体走向缓和的同时,地区性的矛盾开始凸显,故题中所说两种相反的现象出现。 6 1999 年 , 以美国为首的 “ 北约 ” 趁南联盟内部发生科索沃危 机之时 , 打着 “ 人权高于主权 ” 的旗号 , 向南联盟发动了长达 78 天的狂轰滥炸 。 这表明 ( ) A 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B “ 北约 ” 履行正义职责 C 南联盟威胁到 “ 北约 ” 安全 D 国际矛盾日益激化 答案: A 解析: “ 冷战 ” 结束后,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严重威胁到世界和平,故选 A。美国 “ 打着
5、人权高于主权 的旗号 ” 表明 “ 北约 ” 这种行为并不是正义的, B项错误;材料的意思并不能反映 C项, C项排除; 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 7 右图反映的是美国 “ 911” 恐怖袭击事件 , 该事件导致 2 998 人遇难 , 其中 2 974 人被官方证实死亡 , 另外还有 24 人下落不明 , 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 据此可知 ( ) A 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B 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力度 C “ 911” 恐怖袭击是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报复 D 恐怖袭击是扼制美国霸权主义的有力武器 答案: A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在 “ 冷战 ” 结束后,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6、,对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故 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 B项; C项偏离题意; D项错误。 知识点三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8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 , 对 “ 交替 ” 的正确认识是 ( ) A 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 由社会制度的对立向经济竞争过渡 C 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过渡 D 由区域集团向全球化过渡 答案: C 解析: 多极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两极格局解体后,在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的推动下,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逐渐走向多极化。 9 “ 苏联的解体并不意味着历史的完结 欧洲也开始摸索属于欧洲的强大之策 一个庞大的 大欧洲 计划 。 ” 这个庞大的计划是 (
7、 ) A 成立欧共体 B 北约东扩 C 东欧剧变 D 建立欧盟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的信息 “ 苏联的解体 ” 告知时间, “ 欧洲的强大之策 ” 告知作用,故可判断 “ 大欧洲 ” 计划为 D项。 10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是 ( ) A 两极格局的结束 B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C 美国 、 西欧 、 日本的相互竞争 D 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 答案: B 解析: 根据 “ 经济决定政治 ” ,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自然就是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故题目中答案应选 B,其他选项 A、 C、 D均排除。 11 2013 年 7 月 1 日零时整 , 克罗地亚正式 加入欧洲联盟 , 成
8、为欧盟第 28 个成员国 。从目前来看 , 欧盟不断扩张 ( ) A 消除了欧洲国家概念 B 使世界格局向美欧两极格局发展 C 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D 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欧盟的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成为多极中的重要一极,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故 D 项正确。 A 项说法绝对化,与事实不符; B 项说法明显错误;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故 C项错误。 12 2014 年 11 月 19 日 , 俄外长拉夫罗夫在国家杜马发表讲话时指出 , “ 莫斯科 北京 ” 这一组合 是维护世界稳定与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 这表明 (
9、 ) A 中国和俄罗斯力图建立两极格局 B 中俄组合是制衡美国的关键因素 C 中国和俄罗斯结盟以维护世界稳定 D 世界格局多极化有利于维护世界稳定 答案: D 解析: A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制衡美国的信息,排除 B 项;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不同任何国家结盟,故 C 项错误;中、俄是多极中的两极,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所以本题答案为 D。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 材料一 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 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 1945 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
10、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 伊曼纽尔 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 在政策取向方面,我国外交将追求秩序和治理的平衡、平等和公平的平衡,既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又要参加全球治理。应对方式上,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承担起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使命。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 (1)用史实说明材料一 “ 苏联解体了 , 对美国而言 , 这是个灾难 ” 。 (2)材 料一反映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 (3)结合材料二 , 在新形势下中国在外交上应该如何应对 ? 答案: (1)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 国际
11、关系出现新矛盾和新冲突 , 削弱了美国霸权 ; 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 , 严重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 ; 核扩散问题等 。 (2)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3)与世界大国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14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 材料一 2012 年 9 月 11 日早 8 时 46 分,奥巴马与工作人员在白宫南草坪举行默哀仪式。 11 年前这一时刻,首架遭劫持的美国民航客机撞向纽约世贸中心 “ 双子塔 ” ,由此揭开美国本土所遭受的最大恐怖袭击。 “ 911” 事件中约 3 0
12、00人在当天 4场袭击中遇难。 材料二 美国奥巴马政府几年来用尽各种伎俩在亚洲制造麻烦和事端!先后用 “ 冷战 ”思维利用东海及东北亚和南海及东南亚地缘环境的乱象,制造出南北朝鲜,东海中日争端,台湾军售,南海争端,频繁大规模的联合军演,表演着 “ 冷战 ” 时期的闹剧。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国际形势特点 ? (2)材料二反映出美国在 “ 冷战 ” 后 的什么外交方针 ? 答案: (1)在缓和与和平的形势下 , 存在国际恐怖主义等问题 , 使世界呈现出紧张与动荡的局面 。 (2)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插手地区争端 , 试图独霸全球 。 课后作业 提能力 时间: 45 分钟 满分:
13、100 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 , 共 48 分 ) 1 1992 年某日 , 莫斯科某学校一历史老师在上课时表示 : “ 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 , 更不知道什么答案是正确的 。 ”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因为他 ( ) A 反对政府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B 对社会剧变感到茫然不解 C 惋惜苏联的历史走向终结 D 感慨科学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解体的影响,考查学生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把握时间信息以及材料中的 “ 我不知道 更不知道 ” ,即可判断 B项正确。 2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 福山认为 : 关于人类文明发展取向和制度选择的意识形态冲突已告终结 , 因为
14、“ 自由民主已克服世袭君主制 、 法西斯与共产主义这类相对的意识形态 ” , 于是自由民主成为 “ 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 ” 。 这一观点形成的背景是 ( ) A 二战结束 B “ 北约 ” 建立 C 欧共体建立 D 苏联解体 答案: D 解析: 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 态的差异,美苏 “ 冷战 ” 骤起,材料中的信息 “ 人类文明发展取向和制度选择的意识形态冲突已告终结 ”“ 自由民主已克服 共产主义这类相对的意识形态 ” 表明意识形态的对峙结束,即苏联解体,故 A项错误、 D项正确。 “ 北约 ” 是遏制共产主义的军事政治集团,其建立正是 “ 冷战 ” 的表现,故 B 项错误;欧共体的建立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 3 美国一位总统曾发表电视讲话说 : “ 40 年来 , 美国领导西方同共产主义及其对我们最珍视的价值观的威胁进行了斗争 。 这种对抗现在已经结束 。 ”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 “ 对抗 ” 主要根源于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 B
工信部备案:辽ICP备14008683号-4 经营许可证编号:辽B2-20200372 辽公网安备 21102102000122号
本站为信息分享及获取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