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部分区2023年高三质量调查试卷(二)历史历史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I卷l至4页,第11卷5至8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固。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l 卷注意事项:1.每题逃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F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单项选择题l: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李惺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便有能而赏必
2、行,罚必当”的名言:墨家提出“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娶颜色,贤者举而尚之”的思想;名家邓析提出“无厚”主张,他说“君有三累惟亲所信”。这反映出战国时期A.时局变动促进思想领域多元化B.思想领域煌同色彩明显加强c.新兴阶层要求变革现实的政治D.主要思想流派阶级属性相同2.钱穆认为z 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己然。虽封建遗形尚未全绝,然终不能再兴此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这说明秦朝和汉朝A.结束分封制并实施郡县制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巩固c.开创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D.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3.印刷术发明后,逐渐向海外传播。在汉字文化圈内的朝鲜、日本
3、、越南等东方邻国,很早就接受了中国的雕版印刷术,并且在书籍版式、字体、装订等方面,都仿照中国的习惯。这表明当时A.中华文化强大的辐射作用B.中国自然科学理论领先世界c.中国处于世界文化的中心D.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频繁高三历史(二)第1页(共8页)4.明朝实行巡按御史和按察司双重监察体制。巡按御史由中央派遣,巡查地方行政、财务、教育、农田、水利、治安乃至风土民惰,视问题轻重随即处理,或回京交有司处置,或交皇帝裁决:按察司为地方常驻检察宫,以监察吏治和审理冤狱为主要职责,这一体制A.有利于监察的全面和深入B.使明朝政治生态明显改善c.完善了地方权力制约机制D.实现了监察权的集中统一s.“晚消中兴
4、名臣”张之洞在1898年出版的劝学篇中说z“北魏孝文帘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轶变法,废孝弟佛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这一言论A.基本否定历史上变法与改革8.助力维新变法运动的进行c.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指导D.反映出其思想保守的特性6.1919年,有人致函天津益世报对商家在国旗上贴“大减价”、“八五折”等字样提出了批评:1922年,北洋政府农商部先后多次通令实业厅和各地政府,禁止任何商号注册“国旗”商标。由此可见A.民族资本主义快速的发展c.群众民主意识有显著提升B.民族国家意识进一步增强D.政府规范商业的经营行为7.1928年1
5、2月,湘赣边区政府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1929年4月,在毛泽东主持下制定出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进行了重要更改,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这一调整A.开启了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c.体现出中共实事求是的特性B.破除了“教条主义”思想束缚D.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8.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是1958年毛泽东在获悉江西省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巨大成功后创作的送瘟神中的诗句。诗中成就取得的重要原因是A.现代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支撑c.逐步建立起基本卫生医疗体系B.科技在临床应用中重大突破。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成效突出主主团由(飞售9百i(业只市飞9.下图反映了
6、1978-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其中1995-2007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主要源于也无280000 I 260000 L 24.9530 140000 220000 200000 180000 160000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1978 1980 1985 19佣19952000 2005 2007 A.改革开放的深化与拓展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C市场经济体制有力推动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10.西班牙政府禁止美洲殖民地种植葡萄、橄榄、亚麻等农作物,同时强迫殖民地种植胶、糖、棉花、可可等在西班牙和国际市场非常需要且可以让经营者和殖民者牟取暴利的作物。由此可知,上述措施A.推动殖民地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B.损害宗主国地主商人的切身利益c.有利农业产品国际范围内商品化D.造成了殖民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11.某人搜集到有关马铃薯的如下信息,由此得出的结论应该是马铃薯.16世纪中期欧洲马铃薯传入欧洲,起初被用作饲料和观赏、药用植物1770年法国科学家帕门尔发表科学论文,详细分析马铃薯的营养优势1795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