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三中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 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1.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B.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平均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减速运动2. 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将物体忽略体积与形状视为质点,运用了假设法B.利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水瓶观察微小形变,运用了微元法C.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
2、推理相结合的方法D.在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共时,采用了放大法3.某物体从塔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测得物体。第3秒内下落的高度是塔高的 14, 塔的高度约为A.100m B.115m 9 .120 m D.125m4.两共点力大小均为6N,当它们夹角为60时,合力大小为A.6N B.12N &n
3、bsp; C.62N D.63N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不需要接触也可产生弹力B.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可以存在静摩擦力C.物体受到的重力全部都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D.滑动摩擦力只能是阻力不能是动力6.游泳爱好者在水中“匀速下潜”,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下潜”时处于平衡状态B.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受到水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人对水的作用力和水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受到的重力大小大于水对人的作用力大小7.木块A、B放置于粗糙水平地面,分别重50N和70N,它们与水
4、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2,A、B间用弹簧拴接。现用推力水平推木块 B, 使得A、B一起向左匀速运动,则推力F及A、B间弹簧弹力大小分别为A.24N、 14N B.14N、 14N C.14N、 10N D.24N 、 10N高一物理 第 1 页 共6页8.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 与竖直方向均成 53角, 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沿杆压力大小(sin53=0.8,cos53=0.6) A.512mg B. 59mg C.13mg
5、 D. 23mg9.一辆汽车以速度 v 在平直的路面上行驶,某时刻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一警示牌,于是他立即刹车。汽车刹车后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16m,第3s内的位移大小为1m ,若将汽车刹车后的运动看作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忽略司机的反应时间和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初速度大小为 A.a=9m/s B.a=7m/s C.=20m/s D.=10m/s二、多选题(本
6、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 选不全的得2分, 有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10.图甲为位移-时间图像, 图乙为速度-时间图像, 图中给出的四条图线1、2、3、4分别代表四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四个物体均做直线运动B. 甲图中,0至t时间内,物体2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1 的平均速度C. 乙图中,t时刻物体3与物体4相遇D.乙图中,0至t时间内,物体3和物体4的平均加速度相等11.两根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和k, 原长均为 L。 将两弹簧与两物体(mA=3M,mB=2M.且可视为质
7、点)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并悬挂于天花板上,初次静止时两根弹簧的长度如图所示。现将物块A与物块B互换位置,再次静止(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次静止时,弹簧1 的长度为 L+Mgk1B.再次静止时弹簧 1 形变量为 5Mgk1C.再次静止时弹簧2 的长度为 L+3Mgk2D.再次静止时两弹簧的总长度为 L+Mgk2高一物理 第 2 页 共6页12.如图所示,重力可忽略不记的直角三角形尖劈在力F的作用下镶嵌在墙面内(不计墙壁与尖劈的摩擦)。AC为直角边,AC与AB的夹角为3 30,,则AC边受到墙面的垂直斜面方向压力. F,AB边受到竖直方向压力 F大小分别为 A.F=F B.F=2F C.F2=3F D.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