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泸州市二二四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 历史 地理试题说明: 1.本次考试的试卷是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合卷,分为第一部分 (选择题)和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第一部分第1至7页,第二部分第8至12页,120分钟完成,满分120分。2. 第一部分共30个小题,满分45分,其中110 小题为道德与法治部分题目,每小题1.5分, 共15分; 1120小题为历史部分题目, 每小题1.5分, 共15分; 2130小题为地理部分题目,每小题1.5分,共15分。第二部分共7个大题,满分75分,其
2、中3132大题为道德与法治部分题目,共25分; 3335大题为历史部分题目,共25分; 3637 大题为地理部分题目,共25分。3.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题卷交回。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5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历 史11.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
3、时期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的多民族国家。这表明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B.百家争鸣繁荣局面出现C.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消除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时期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可知,春秋时原本被中原各诸侯国视为“夷狄”的秦、楚等国,到战国时并列为中原诸侯,被视为华夏族的组成部分,说明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这
4、一转变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渐趋强化,A项正确;百家争鸣是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涌现并互相争鸣,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民族关系变化无关,排除B项;“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秦统一六国后,统一多民族国家才建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2.“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采用以声传影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支商队经由河西走廊前往西域的画面。这一画面反映的是 A.蒙恬北击匈奴
5、 B.丝绸之路贸易C.玄奘西行天竺 D.甘肃行省设置【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可知,无数铃声在说商队庞大,遥过碛在说走过茫茫沙漠,白练在说丝绸,安西在说今新疆。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得出这反映的是丝绸之路贸易,B项正确;蒙恬北击匈奴发生在秦朝,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玄奘
6、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与材料“一支商队”不符,排除C项;甘肃行省设置是在元朝,与材料“唐朝诗人张籍”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3.史料记载:“魏主 (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该史料可能出自 A.史记 B.齐民要术C.资治通鉴 &
7、nbsp; D.三国演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和所学可知,材料记载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改汉姓的内容,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记录了从战国至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北魏正处于其中,所以该史料可能出自资治通鉴,C项正确;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录的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之间的史事,不包括北魏的史事,排除A项;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三国演义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描写了三国之间各种矛盾冲突,没有涉及北魏的历史,排除D项。故选C项。14.下图是某学习小组绘制的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示意图。这一时期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