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5 我的家在这里)(计划二课时)(第一课时)(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

上传人:qc651291 文档编号:3738665 上传时间:2024-11-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1.55KB 级别:精品资源 价格:300.00积分(10积分=1元)
下载 客服 下载 相关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5 我的家在这里)(计划二课时)(第一课时)(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5 我的家在这里)(计划二课时)(第一课时)(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5 我的家在这里)(计划二课时)(第一课时)(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教学设计2022课标学校:dxyc2360 指导教师:张元方一、教学思路说明二、教学目标三、教学内容分析四、教学重点五、教学难点六、学情分析七、教学准备八、学习活动设计九、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十、作业设计十一、教学反思与改进一、教学思路说明本课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的第一课时,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并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他们对家乡的情感认同和责任感。以下是本课的教学思路说明。(一)教学目标政治认同: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

2、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国家的一部分,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家乡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道德修养: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家乡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学会感恩和珍惜家乡给予的一切,培养爱护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通过了解家乡的环境保护法规和相关政策,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家乡环境是每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初步形成遵守环保法规的意识。健全人格:通过参与各种探索和分享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责任意识: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对家乡环境和文化的保护责任,愿意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初步形成对家乡和社会的责任感。(二)学情分

3、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发现新事物。他们对家乡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对家乡深层次的理解和情感联结。本课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和热爱,帮助他们形成对家乡的全面认识和深厚情感。(三)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本课围绕“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这一主题,设计了三个主要任务:分享成长足迹与欢声笑语、探索与分享最喜爱的地方、提出并讨论令人困惑的问题。每个任务都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绘画创作、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四)教学方法与策略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

4、法相结合的策略。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通过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教学媒体与资源本课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音频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材料。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如家庭相册、社区活动记录等,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习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六)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家乡风光的视频或展示家乡美景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课主题。任务实施:按照预设的三个任务顺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索家乡,通过分享、讨论、创作等活动,加深对家乡

5、的认知和情感。总结提升: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课所学知识,明确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责任,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七)教学评价与反馈本课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作品的创意和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八)教学特色与创新点本课注重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之中,通过探索家乡、分享故事、创作作品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道德教育。本课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6、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特色和创新点。二、教学目标(一)政治认同: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家乡的一份子,理解个人与家乡、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对家乡和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道德修养:学生能够学会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学会尊重和保护家乡的环境,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三)法治观念: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对于维护家乡秩序的重要性,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四)健全人格:通过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学生能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五)责任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家乡环境、传承家乡文化是每个家乡人的责任,激发其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我的家在这里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 五四制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五四制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
  • 五四制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五四制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6 我家的好邻居)(计划二课时)(第二课时)(邻里间的温暖 不给邻居添麻烦)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6 我家的好邻居)(计划二课时)(第二课时)(邻里间的温暖 不给邻居添麻烦)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5 我的家在这里)(计划二课时)(第一课时)(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5 我的家在这里)(计划二课时)(第一课时)(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7 请到我的家乡来(计划二课时)(第一课时)(我的家乡在哪里 我是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7 请到我的家乡来(计划二课时)(第一课时)(我的家乡在哪里 我是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6 我家的好邻居)(计划二课时)(第二课时)(邻里间的温暖 不给邻居添麻烦)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6 我家的好邻居)(计划二课时)(第二课时)(邻里间的温暖 不给邻居添麻烦)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7 请到我的家乡来(计划二课时)(第二课时)(家乡的特产真不少 我的家乡人)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7 请到我的家乡来(计划二课时)(第二课时)(家乡的特产真不少 我的家乡人)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7 请到我的家乡来(计划二课时)(第二课时)(家乡的特产真不少 我的家乡人)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7 请到我的家乡来(计划二课时)(第二课时)(家乡的特产真不少 我的家乡人)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6 我家的好邻居)(计划二课时)(第一课时)(邻居家的小伙伴)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6 我家的好邻居)(计划二课时)(第一课时)(邻居家的小伙伴)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7 请到我的家乡来(计划二课时)(第一课时)(我的家乡在哪里 我是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7 请到我的家乡来(计划二课时)(第一课时)(我的家乡在哪里 我是家乡小导游)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
  •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道德与法治 > 部编版(含2024版) > 三年级下册

    工信部备案:辽ICP备14008683号-4    经营许可证编号:辽B2-20200372 辽公网安备 21102102000122号

    本站为信息分享及获取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