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大单元 (5 我的家在这里)(计划二课时)(第二课时)(我能做点什么)教学设计2022课标学校:dxyc2360 指导教师:张元方一、教学思路说明二、教学目标三、教学内容分析四、教学重点五、教学难点六、学情分析七、教学准备八、学习活动设计九、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十、作业设计十一、教学反思与改进一、教学思路说明(一)教学目标政治认同: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理解个人行为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通过对社区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学生能够初步形成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理解个人在社区建设中的价值。道德修养:学生能够培养起对
2、社区的关爱之情,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增强公德意识。在团队合作中,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法治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守社区规则,认识到遵守规则对于维护社区秩序的重要性。通过对社区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公民参与社区管理的途径和方式,增强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学生能够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学生能够学会宽容和理解,培养积极向上、友善互助的人格特质。责任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对社区的责任,愿意为社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实际参与社区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体验到作为社区
3、一员的责任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开始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对于“我能做点什么”这一主题,学生们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他们渴望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为社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他们在参与社区活动时可能缺乏一定的组织性和条理性,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三)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我能做点什么”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角色扮演、创意提案、志愿服务计划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区问题,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我们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实际案例和情境
4、模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我们也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四)教学方法与策略本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情境教学、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社区问题的紧迫性和解决的重要性;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不同角色的责任和使命,增强对社区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五)教学媒体与资源本课时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为学生呈现真实的社区问题和解决方案。我们也将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为提出解决方案提供依据。(六)教学过
5、程设计教学过程将分为四个环节:导入新课、角色扮演我是社区小卫士、创意提案我为社区献一计、志愿服务计划行动起来。在导入新课环节,我们将通过展示社区问题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在角色扮演环节,学生将扮演不同的社区角色,体验社区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创意提案环节,学生将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社区问题的创意方案。在志愿服务计划环节,学生将根据创意提案制定具体的志愿服务计划,并准备付诸实施。(七)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将注重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我们也将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
6、进和提高。(八)教学特色与创新点本课时的教学特色和创新点在于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和情感体验。通过组织角色扮演、创意提案、志愿服务计划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增强对社区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标(一)政治认同: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作为社区成员的责任与义务,理解参与社区事务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初步形成对社区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道德修养: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关注社区环境问题,培养主动改善环境、维护公共卫生的道德品质,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增强社会公德心。(三)法治观念:了解基本的社区规则和法律法规,认识到遵守社区规则的重要性,理解不遵守规则可能带来的后果,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四)健全人格: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积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