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满树花开 文档编号:515174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0.50KB 级别: 价格:20.00积分(10积分=1元)
下载 客服 下载 相关
湖北省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北省襄阳市湖北省襄阳市 2015-2016 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第第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 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史实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由材料“平民社会”“十年寒窗”“跃登上第”可知这一制度是科举 制。“穷苦子弟”通过

2、读书和考试也可以做官、“跃登上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 安花”说的正是科举登榜后轻松的心情,故 C 项正确;“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不符合题意,故 A 项错误;“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是察举制的一种,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 铨第等级”是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式,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2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 A.为扭转贸易的逆差 B.为打开中国市场 C.为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D.为掠夺中国财富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次鸦片战争。解题时注意紧扣“根本目的”,扭转贸易逆

3、差是在鸦片 战争前,英国为了扭转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A 项不合题意;英国在完成工业革命后,为 了获得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对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 争是英国为了进步一打开中国市场,由此可知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 故 B 项正确;使鸦片贸易合法化与史实不符,故 C 项错误;掠夺中国财富是直接目的,不 是根本目的,故 D 项错误。 3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 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左宗棠收复新疆。1876 年,

4、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 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打败阿古柏。1878 年,除伊犁外, 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9 80 年代初,中俄两国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地 区。随后,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 设立行省,B 符合题意。 4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 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是 A.艾梵德男,11 岁,雅典自由民,公认的神童 B.麦克卡男,28 岁,满腹经纶,文武全才,来自波斯帝国,现暂住在雅典 C.索斯丹男,33 岁,武艺超群,因

5、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 D.温杜德男,35 岁,没有读过书,大脑中度智障,居住在雅典的自由民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解答本题要阅读理解题干中“男人就是城邦”的本 质内涵,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局限性。由所学知识可知,希腊的民主是城邦成年男 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奴隶及其外邦人没有公民权,成年男性皆属于公民的说法错误,故 D 项正确;儿童、外邦人、奴隶不是雅典公民,不享有民主权利,故 A、B、C 三项错误。 5(2013 长春市实验中学期末考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 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

6、待,实施经济改革。德 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 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增强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奥巴马的国情咨文谈到中国、德国、印度等国的发展以及美国存在的问题, 其实质表明了多极化趋势的增强,故选 D。当前一超多强的格局未被打破,排除 A;美国仍是一 等国家,排除 B;新国际格局还未确立,排除 C。 6罗斯福新政最能体现的经济学思想是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

7、可怕的事情。” 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 D.“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贫穷的境况更趋恶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罗斯福新政放弃了美国长期以来奉行的“自由放任” 经济政策,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C 项与这一经济政策符合,故 C 项正确;A、B、 D 三项的说法体现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 反对政府干预, 与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思想 恰好相反,故 A、B、D 三项错误。 71933 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 1500 万1 700 万人,还有许 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 30 年代大危机 A.波及范

8、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答案】C 【解析】经济大危机导致美国“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 1 500 万1 700 万人”, 这说明了大危机破坏性特别大,C 正确。 8地方志是研究历史的常见史料。民国时期南浔镇志载:“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人 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贸经 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买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仔细研读该诗歌,可以得 出的结论包括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 C.出现买办和买办化商人 D.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稳固 【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完全解 体与史实不符,故 A 项错误;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B 项错误;“小贾 收买交大贾,大贾载人申江界”“ 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说明此时出现了买办, 故 C 项正确;“遂使家家买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显示了耕织分离,自然经济出现了解体 现象,故 D 项错误。 9广东省在阳江海域从“南海一号”宋代商船中打捞出珍宝 8 万余件,其中打捞起来的各种 瓷器中不可能有 A.青瓷 B.白瓷 C.珐琅瓷 D.青花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手工业成就。珐琅彩是在清代时期出现的,而

10、南海一号为宋代商 船,所以不可能有珐琅彩,故 C 项正确。 10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 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 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 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由材料“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并联 系所学知识可知, 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官营手工业, 因为只有官营手工业是专供皇室和贵族 使用的,而

11、且技艺水平最高,故 B 项正确;民营手工业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故 A 项错 误;工场手工业是前资本主义时代的生产形式,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C 项错误;家庭手工 业是为了满足家庭的需要和缴纳赋税,故 D 项错误。 11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 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 本题材料说的是外国商品入侵

12、中国使中国 的经济发展受到冲击,而不是提高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故 C 项正确;A 项不同时期列 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不同的方式,甲午中日战争前是商品输出,战后是资本输出;B、D 材料中没有体现。 121935 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这次改革 A.目的是抗日 B.导致白银外流 C.使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D.稳定了金融市场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币制改革。1935 年,国民政府还没有对日宣战,故 A 项错误;法币 政策将法币的发行权集中于四大银行, 加强了四大银行的地位; 四大银行是由官僚资本掌握 的, 因此法币政策的推行实际上是使官僚资本完成了对全国金融的垄断, 导致白银外流不符

13、合史实,故 B 项错误;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在实行初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 用,故 C 项错误;法币政策统一了币制,对中国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稳定了 财政,故 D 项正确。 13下面是 19561964 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960 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 1961 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的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答案】D 【解析】“一五”计划是在 19531957 年实行的,故 A 项错误;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 因是“左”倾错误的影

14、响,故B项错误;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是因为纠正了“大跃进”以来农业 领域中的“左”倾错误,故 C 项错误。1960 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方针提出,使农 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所以正确选项是 D 14一般来说,标语是时代的产物,多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下列能体现“新时期”的是 A.“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B.“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C.“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D.“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亿万人民亿万 兵,万里江山万里营”是“文革”时期的口号,不符合题意,故 A、B 两项错误;“主观能动性 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出现在“大跃进”阶段,不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期末试卷 > 高一下

工信部备案:辽ICP备14008683号-4    经营许可证编号:辽B2-20200372 辽公网安备 21102102000122号

本站为信息分享及获取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