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2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PPT课件(1)(共19页).ppt

上传人:心想事成 文档编号:647846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84KB 级别:普通资源 价格:免费
下载 客服 下载 相关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2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PPT课件(1)(共19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2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PPT课件(1)(共19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榆次区晋华小学 芦秀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望湖楼位于断桥东少年 宫广场西侧,傍湖而建。又名看经楼、先得楼。登临眺望,一湖胜景皆来眼底。,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

2、书、楷书。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目标: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自由朗读,理解诗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你怎么理解“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能说说你对这两行诗的理解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你发现这两行诗里运用了什么写法?,通过这两行诗,你发现这夏天的雨有什么特点吗?,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两行诗你觉

3、得哪些词或短语不理解?,卷地风来,水如天,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你又怎么理解这两行诗?,你从这两行诗又发现了这雨有什么特点?,细读品味,体会感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细读品味,1、这首诗写的是( )季的景象,从( )看出来。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的暴雨。这个特点能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来 :、。 第一句写, 第二句写, 第三句写, 第四句写。 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啊!,细读品味,2、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 )、( )、( )、( ).作者用“翻墨”比喻( )写出了云的( );用“跳珠”比喻( )写出了雨的( );用“忽吹散”写出了雨的( )的特征;又用“水如天”比喻( )写出了雨的( )。让我们感受到了盛夏时节天气变化的( )以及“骤雨”的( )。,体会感情,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体会感情,这首诗描绘了云的黑、山的青、雨的白、水的碧蓝,浓墨重彩的勾画出雨前、雨中、雨后的美景。 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时时处处以审美眼光看世界的博大胸襟。,赛一赛:,1、背诵诗文。 2、描写雨的诗句。 3、描写西湖的诗句。 4、苏轼的诗句。,课后作业:,把苏轼的这首诗改写成写景的美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工信部备案:辽ICP备14008683号-4    经营许可证编号:辽B2-20200372 辽公网安备 21102102000122号

本站为信息分享及获取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